我能不能不上场——读《候场》



遇到一些事的时候,我会想这回我能不能不上场,可是The show must go on啊。


00. 我能不能不上场


有的人没想清楚(一件事)的时候
是不断发问,问自己,问别人
问上帝,也问死亡

有的不断寻找
一个目标接着一个目标

而有的,比如我
想不清楚时,不问也不追
而是逃避

这是看完《候场》后第二天早上胡想,接着写下来的。晚上吃饭的时候又写了一段。


大多时候
我其实不太饿,也不太困
但我还是按时睡觉、做饭和吃饭

总觉得吃完饭就好了
睡一觉之后就好了

新的时间段开始
一切故事就会重新开始
而我也一定会做好了准备
在新的时间段里所以不断坚持,不断拖延,不断期盼
坚持:我是指坚持按时上床,按时做饭、吃饭)

本来没想买这本书,虽然书未发售时就从李诞的微博知道了这本书。这本书没有太多宣传,或者我也看不下去那些文案。引起我兴趣的是偶然看到的桑格格看完这本书的感受,很玄妙(附文末)。

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这么一种不信邪的感觉引导,关键的是,我想了解,想了解李诞的故事,即使这些故事跟我没有什么关系。

看完这本书也很快,因为这本书确实行文流畅,看完时接近凌晨一点,看完之后心情是复杂的。有很多话想说,却又说不出来。看完觉得会对生活、对人生有一些感悟,或者说懂得了一些什么道理,可是有或没有都似乎没有什么不一样,反正也说不出来,生活不还是像原来一样,我还是一日接着一日逃避、拖延。

可是,我还是想说,仿佛写下这些字我才能证明自己看过,从中得到了些什么道理或者与其中的文字、故事有了共情。



01. 这是本啥书


“这书就是这样的洞穴,被窝,关起门来听不进去油盐。”

“这本书写了一个叫‘李诞’的人的故事。”

看书时很难做到不带着对现实中李诞的了解融入到这个故事当中去,或者换个思路,正是因为了解到了一些现实中李诞的故事,才能够如此畅快地一口气读完这本书。

“在这名片里,才能看到这人跟名字一点关系都没有的那些部分。”

最早知道李诞是在《今晚80后脱口秀》,那时李诞还是蛋蛋,他的一些形象也没有太展现出来。渐渐到了现在类似于“中国脱口秀掌门人”的形象,他也拥有了一系列标签,有才华、懒散、诗人……

在各种节目中,对他的感受也多了起来。

李诞的随性是我一直以来知道,但是也可能是节目剧本里的人设,这都无所谓,但他输出的观点也是随性的,是自洽的。我很欣赏他那种随性且自洽的状态。

整本书读下来的感受是书中的李诞比我了解到的李诞更冷,冷到极点。这种冷并非恶意的冷,也不是刻意的冷,而是一种诚恳的冷。就好像不论什么事或者人都不容易触及他的内心或者灵魂,可能他自己也触及不到。“内冷”的人往往“外热”,所以他表现起来并不是那么地冷,这是他所理解的专业——“抓住任何一个别人想从我身上得到的东西,做到顶、做到底,做到谁都挑不出毛病来”。

这一摊,这个整体给我的感受,特别像一个朋友给我的感受。内里冷到极点,仅剩带着一点余温的壳。

我不想过多揣度这本书故事背后传达出来的李诞的感受,因为害怕过度解读,也害怕误解。我好奇地想多一点了解这一摊,这个整体,只不过是想从这些故事里找到自己的故事。


02. 自己的故事


在这个阶段,自己会想很多东西,关于生活,人生,爱情啦,幸福,以及这些事情背后的意义,一些很大很难回答的问题。

因为难以回答,所以常常迷茫。越是迷茫,就越想从中找到一些永恒的东西来,比如一个确定的结果,或者一份确定的人生操作指南。但想清楚后会明白这些寻找是注定无意义的,所找的东西并不存在,而我自己也没有那么执着。所以我选择的是逃避。逃避真的是屁用都没有。

我挺羡慕文中李诞对这些问题的态度,不断发问,他说无论什么都还是想问为什么呢。我也羡慕他和他那些朋友及他女朋友在一起的状态,他们不断发问,彼此消解,找到一些答案,或者没有。这些过程是那样美好,然后这些过程被外面读到,得到了一些什么,或者没有。

幸运的是,在我读完书写下这些的时候,我明白了我的矛盾——内心迫切地想要勤奋积极一些,行动上却总是打折扣。不幸的是,这是一种恶行的循环。心里越是着急,给行动上的压力就越大,行动上就越是不堪大目标的打击,于是心里就越着急。

这种状态真的无解,所以我期待能够找到大二时候的那种平衡。虽然毫无头绪,但慢慢生长呀。


03. 和朋友的故事


人和人真的能沟通吗?

其实很长时间里我都认为无论什么事,人和人之间的事,沟通始终是关键。但是书里写,人和人是不能沟通的。慢慢联想到和朋友的故事,会发现书里写的是对的。

写给朋友的圣诞贺卡里,我这样写:

人和人真的能沟通吗?应该不能。我们好像都只是听自己想听的,然后不断重复自己想说的。这是沟通吗?至少不是我想要的沟通,也许我期待的是共情。

可这世上又真的有共情这件事吗?很久之前看到一句:“其实我们都很自私,没人真正关心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,也就别期待着你讲一个你自己的故事会换来多少理解。”诸如此类的句子还有:“对于XX,永远没有感同身受这件事。”

可我们还是想要不断表达,就像我现在这样。不断表达,然后不断被误解。

或许呢,正式因为共情这件事对我们来说太珍贵了,所以就促使了我们不断表达,以各种各样的形式。

这些表达,是为了得到一些理解也好,为自己开脱也罢。背后的原因对我自己来说重要吗?表达了就会对相应的事情释怀吗?心里就快乐了吗?取悦于人了吗?

我自负地认为,这些表达只对我自己重要,可每每表达出来还是希望被人看到,对我重要的不重要的人,希望他们都能看到。

我好像太期待能够被人看到,被人理解了。可我他们重要吗?他们的理解对我重要吗?看到了理解了就意味着重要了吗?如果这些不重要,那什么对我重要呢?什么对他们来说重要呢?觉得重要这件事本身就这么重要吗?

想太多了就觉得啥都不重要了,所以我跟朋友说:“我现在(跟朋友)的表达欲为负,朋友的个数也为负。”挺伤人的。也伤自己。


04. 未来的故事


关于未来,会不会像书中所写的那样:

此次此刻彼时彼刻,你们的心理活动,都在我的书中写下了,写下了,就定了,定了的事情,我们就接受,就念出来,情绪是多余的。

我们的故事,未来的故事,是不是也已写好,定下了。我们苦苦挣扎,然后按照预设的剧本演下去。


05. 附

dark
san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