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里巴黎


其实看完《八里巴黎》是在很久很久之前了,而且看了两遍。让我又回忆起它是因为《乐队的夏天》,黑撒乐队被淘汰时演唱的一首歌——《校花和流川枫》。

前奏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了《八里巴黎》的舞台。第一次听到这首歌,体会故事的发展,发现跟《八里巴黎》的情节有很强的耦合,于是,某个下午,我就又重温了一遍。


这是青曲社第一部相声剧。讲的是八里村里年轻或已经不再年轻继续的梦想,也讲村里浪漫或者不怎么浪漫发生着的故事。

整个剧共两个多小时,我很喜欢这种剧的感觉,有很多东西讲了,有很多东西隐喻,也有很多东西留给人想象。


全剧主人公四个,男一名叫躁动(苗阜饰),女一名叫安静,另两个主要人物分别是卖凉皮的李夹盛(音同李嘉诚,王声饰)和文艺青年舞者迈克。男女主人公都是20岁的应届大学毕业生。

整个剧讲了躁动和安静年轻的梦想,也讲了他们之间的浪漫故事。


相声剧,简单的拆分成“相声”和“剧”吧。

相声一词,古作像生,即模仿他人言行,后发展为象声。可以算是从口技里面发展来的吧。如今的相声有了自己的脉络、流派。新的相声较传统相声段子铺得更密,为了伯君一笑相声演员在台上更是要费尽百般力气。

青曲社得相声风格走的是陕西风,此外我比较在意的还有之前大兵带起来的湖南派的相声。但湖南派的相声近几年少了领军人物,苗阜、王声带领的青曲社经过十一年发展,算是发展的有声有色。

为什么爱青曲社呢,就如其社歌所唱,陕西话,大秦腔,无法不去热爱。其作品也如社歌所唱,说学逗唱 ,嬉笑怒骂论短长,盼的是青云直上 ,为的是曲故情长 ,品的是迟疾顿挫 ,笑的是世态炎凉。


回到《八里巴黎》,怀着梦想的躁动、安静一起来到了八里村,之后的日子躁动不断追求安静。躁动性格也就是躁动,安静的性格即安静。慢慢两个人有了暧昧的情愫,有牵挂,也有不舍。故事的最后是安静因现实放弃了梦想,躁动的躁动依然等着安静,于是,年轻的梦想不再,浪漫的故事也变得不那么浪漫了。整个剧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,甚至可以算是我们自己的故事。

剧里没有告诉我们安静为什么放弃了梦想,也没有告诉我们躁动、安静的梦想是什么。想来这样的状况也是非常符合青春里的躁动和不安。

看惯了电视剧之类的连续的故事,看到这个剧我首先觉得很零散,剧情发展,对口相声,舞台剧杂糅在一起,这种零散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。怎么说呢,算是意犹未尽的感觉吧。而且《八里巴黎》不同于我在《欢乐喜剧人》之类的节目中见到的相声剧,《八里巴黎》结合了话剧的形式,一幕一幕。我并不觉得《八里巴黎》与我前不久看的《暗恋桃花源》有什么很大的区别,《暗恋桃花源》是喜剧+悲剧,《八里巴黎》是相声+伤感,加之两部剧我看的都是B站里面别人分享的枪版,画质不高,只是大概能认出是谁。


再谈剧的“零散”,想来这种“零散”的感觉是正常的。故事时间跨度很长,两个小时去演绎,截取关键片段来表现很是正常。我特别喜欢这种感觉,要是交代太多会显得我们弱智。这种零散还体现在剧中演绎的躁动、安静所看电影内容,带车祸的韩剧,等着跟老太太跳广场舞的紫霞+至尊宝,被法海劫道的许仙+白娘子,这些杂糅在一起,作为浪漫故事的缩阴离散在剧中(期间听到了拍摄的说找不到故事的点)。我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第一部相声剧的缘故,中间像是凑了一段半个多小时的苗阜王声的对口。


总的来说我从这些零散的故事中感受到了爱情故事,演绎方式有小品的东西,也有相声,还有舞台剧,话剧,讽刺,温暖一起砸进心里。

故事最后,安静做了小姐,李夹盛也走了,麦克去了北京,躁动说还会继续等安静……


A: 躁动

Z: 安静,我在

A: 躁动,李哥呢

Z: 搬走了

A: 那迈克呢

Z: 到北京追寻他的梦想去了

A: 为什么都要走呢

Z: 八里村,八里村要拆了

A: 那你呢

Z: 我在等你,一直等

A: 这个过程很孤独

Z: 我,我不害怕孤独

A: 你喜欢孤独吗

Z: 没有人喜欢孤独,可是比起孤独,我更害怕的是失望

dark
sans